【育兒心得】6歲以上兒童若經常玩電子遊戲 研究:智力和社交能力或較低

育兒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1/04/29 17:19

最後更新: 2021/05/13 11:49

分享:

分享:

心理學家引用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,6歲以上的兒童如果常常玩電子遊戲,他們的智力和社交能力可能較不玩遊戲的同齡小孩好。

家是我們的避風港,在有需要的時候為我們遮風擋雨, 尤其是面對著反反覆覆的疫情。這個避風港需要每位家庭成員合力經營,彼此尊重才可發揮其力量。無國界醫生的心理學家解釋韌性一般指人們在面對沉重壓力時,身心恢復健康的能力; 家庭韌性則指整個家庭正面應對各項挑戰的能力。

家庭韌性有助我們建立一套心理防衞機制,令我們能夠應對一些突如其來的困難,也有助我們在面對困難或壓力時,繼續維持身心健康。心理學家建議,不妨從三大方面逐步建立家庭韌性:尊重彼此界線、適度獨處時間、破解固有觀念。

尊重彼此界線

親子相處緊密,很多時候家長卻忘了尊重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的界線。何謂「家庭界線」?無國界醫生的心理學家指出家庭成員一起訂立並遵守的規則,在維繫家庭關係中發揮重要作用,例如,尊重彼此私隱,讓子女感受到自己的私隱備受家人尊重是十分重要。當子女升讀中學後,家長如要打開孩子的書包,應首先獲得其同意;進入他們的房間前應先敲門,也不要偷看他們和朋友之間的對話紀錄。

這些一點一滴的尊重可逐漸增加青少年安全感,並進一步避免家庭成員之間發生摩擦。父母都希望保護子女免受傷害,所以在制定界線時,要在各方面取得平衡。尊重私隱不代表任由孩子在網上為所欲為,家長可以考慮觀察孩子花多少時間上網,或者在電腦和智能手機安裝家長控制應用程式。

適度獨處時間

做父母所面對的壓力可以跟上班一樣大。在工作上,我們有時候會向公司請假,暫停工作,放鬆一下自己。在家庭上,父母同樣需要給予自己時間和空間。有些家長在獨處或與伴侶二人世界時,可能會因為沒有陪伴在子女身旁而感到內疚,覺得自己做錯事。心理學家指出,事實上,當父母感到快樂和充實,子女的情緒健康也會在受感染下成長。

成為父母後要為自己騰出時間並不容易,但你也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為自己安排獨處的時間,短至每天幾分鐘,或長至每週幾個小時都可。例如大家可以比家人早 15分鐘起床,然後用耳機聽音樂,或者善用午膳時間到健身室做運動。

破解固有觀念

破解先入為主的觀念,不少父母認為電子遊戲對孩子沒有益處,但是玩電子遊戲和上網或有效幫助孩子減壓,以及促進他們與朋友的相處。心理學家引用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,6歲以上的兒童如果常常玩電子遊戲,他們的智力和社交能力可能較不玩遊戲的同齡小孩好。研究小組也發現,經常玩電子遊戲與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交能力之間存有關聯。

另一項研究則發現,動作類電子遊戲不僅可以幫助玩家減輕壓力,更可以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,例如反應速度。該研究指出,電子遊戲有助玩家建立更敏捷的思考,也能加強玩家的解難能力,從而有助玩家在其他方面減輕壓力。 

TOPick推出小學各級工作紙,參考名校精選試題,鞏固知識,緊貼學習進度。立即免費下載︰bit.ly/2X96KAZ

【hket TV家庭台】《湊得輕鬆啲》逢周三晚上10點伴你同行育兒路:https://bit.ly/35z6COD

撰文 : 無國界醫生